诗词名家汇聚名泉
古今文脉在此相承
如果只能用一个地方来代表泉城济南,那必然是天下第一泉。近日,央视《2025中秋诗会》的播出,让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再次成为全国焦点——诗城词都,以泉为魂,济南两大文化地标趵突泉与大明湖,在央视的镜头下更显熠熠生辉。
从趵突泉的奔涌不息到大明湖的烟波浩渺,从历下亭的文风鼎盛到漱玉泉的词韵悠长,这里的一泉一石都浸润着千年的诗意。
名士云集
千年文脉的第一现场
济南是一座充满灵气的城市,自古以来吸引汇集着各方名士。它的灵气正来源于大大小小遍布全城的活泼泉水。
央视《2025中秋诗会》节目中,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驻足趵突泉畔,带我们观赏北魏学者郦道元笔下“泉源上奋,水涌若轮”和元代诗人张养浩笔下“三尺不消平地雪,四时常吼半天雷”的神奇景象。亲自打卡这泉水之后,他由衷赞叹:“济南泉有七十二,趵突泉当第一流。”
湖山作证
诗词镌刻的时光诗篇
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雨漫步大明湖畔,动情说道:“诗人的慧眼和诗词的意境,让济南大明湖更加美丽动人。”她道出了大明湖不仅是自然景观,更是历代文人墨客共同塑造的文化意象。
从金代元好问“日日扁舟藕花里,有心长作济南人”的由衷赞叹,到明代晏璧“济南七十泉流乳,趵突独称第一泉”的精准评价,再到清代刘凤诰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的绝妙概括,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承载着完整的诗词文化序列。
泉城新语
古今对话的时代新声
此次中秋诗会,趵突泉、大明湖作为济南泉水文化、名士文化、诗词文化的代表性地标重磅亮相,成为展示济南文化的绝对C位。从李清照到辛弃疾,从杜甫到李白,从赵孟頫再到老舍,历代文人都将趵突泉、大明湖视为创作灵感的源泉。老舍先生更是在《趵突泉的欣赏》中写道:“假如没有这泉,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。”
这里不只有泉水,更有传承千年的文脉;不只有风景,更有浸润在每一滴水中的诗魂。
当镜头缓缓拉远,将趵突泉的奔涌、大明湖的月色、历下亭的飞檐一同收入画面,我们忽然懂得:这流淌千年的泉水,本身就是一首永不终结的诗篇。
2025中秋诗会&天下第一泉
中秋的月光依旧
诗词的韵律长存
在这个被泉水浸润的城市
天下第一泉风景区
用每一个涟漪诉说着济南故事
用千年不息的泉涌传承着城市精神
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
都能听见历史的声音
看见诗词的模样!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